应急管理局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情况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1-07-26 09:51
    【字体:打印

    《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提案已交我单位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宣传的建议。我市不断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宣传,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日、6·16安全生产月咨询日、110宣传日活动发放突发事件相关资料,现场讲解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不断提升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开展安全生产月“五进”活动,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全市通过LED显示屏、公交车载视频、出租车顶灯、展板、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应急管理知识,通过微信群推送防灾减灾、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信息,切实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防控意识和能力。

    二、关于全面理顺各级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议。天长市应急管理局于2019年3月5日挂牌成立,由安监局的职责,政府办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局的救灾职责,国土局地质灾害防治职责,水利局的水旱灾害防治相关职责,农委(林业局)的草原防火、森林防火相关职责,科技局的震灾应急救援相关职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救灾减灾委员会、市防震减灾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等职责整合而成,负责全市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开展各项应对处置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设置安监站,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各乡镇成立消防专职队,负责消防安全,出警救火等工作,积极应对火灾突发事件。成立为完善责任体系我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安委会主任,各副市长为副主任,各镇街、各单位主要领导为安委会成员,成立15个专项领导小组,积极落实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市政府每年与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镇街、各部门职责分工。每季度召开一次市安委会全体会议,由市领导统一部署安排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防溺水等各项工作,各镇街、单位各司其职,积极落实相关工作。

    三、关于全面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一是完善应急预案。我市现行《天长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为2016年11月印发版。结合省、滁州市总体预案及各专项预案修订步骤,当前我市正在开展《天长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各专项预案待滁州市相应专项预案及天长市总体预案修订后,一并开展修订,进一步对预案体系、预案执行、预案演练工作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提升。各单位依据《天长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自身职能,将制定修订相关预案,明确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组织分工,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二是救援力量建设。目前我市应急救援力量分为政府救援力量、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政府救援力量中包括天长市消防救援大队58人和各级民兵应急救援力量600人,专业应急力量包括电网、供水、供气、公路专业应急力量312人,防汛救援力量900余人,市级卫生应急有关队伍9大类 15支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包括天长市蓝天救援队和业余无线电协会共169。各应急救援力量均登记值班电话和联系人员,确保做到及时联系,进一步提升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指导社会应急力量进行了专业细分,生成了事故救援专班、城市救援专班等,与相应的政府力量、专业力量形成优势互补。强化装备储备。我市目前购置救灾物资防汛物资卫生应急物资,排灌泵车、救生艇、橡皮艇、无人机等应急装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立即启用。另外,我市18处避难场所也已完成警示牌设置。13支乡镇专职队伍车辆装备今年全部完成更新,已逐步形成由消防救援大队担任主力,乡镇专职队全面辐射农村地区,构建城乡全覆盖消防救援体系。

    四、关于强化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工作的建议。一是灾害直报体系建设。以现有镇、村灾害信息员为基础,我市构建事故灾害信息直报体系,使村、社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直接上报到市应急管理局,大幅缩减层级上报的时间,便于市级层面进行应急力量、应急物资的调动调配。二是应急指挥中心建设。2020年2月以来,我市根据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全省市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拟建设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按相关要求,该指挥中心将作为党委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枢纽,用于指挥调度、信息汇总、辅助决策和开展救援,该指挥中心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我市应对突发事件的效能。目前已完成初步方案拟制,下一步将根据省应急管理厅统一部署,按时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三是人防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我市于2016年1月在国土大厦二楼建成天长市人防综合应急指挥中心,面积约400㎡,总投资约1200万元,2016年4月投入使用。该中心指挥信息系统依托于党政专用网络,纵向可与省、滁州市政府系统、人防及天长市16个镇街基层人防指挥通信平台互联互通;横向可与天长市公安、应急、地震、气象、水利、环保等部门指挥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该中心可用于市委、市政府组织抗震救灾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中心。四是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市应急广播体系2020年底验收完成并开始正常运行。目前,市应急管理局已完成前置系统中端平台安装并投入使用,并安排专人负责维护。我市16个镇(街)和153个行政村均全面覆盖应急广播系统,为我市应急响应工作提供安全可靠、迅速传播的信息发布手段。三是强化预警。我市严格落实应急管理值班值守制度,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及各镇街,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和科学处置。对强冷气流、强台风、强降雨、暴雪、冰雹等恶劣天气,相关部门及时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等向社会发送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做好安全防范。

    、关于全面提高突发事件风险管控能力的建议。一是做好演练。我市定期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交通事故应急演练、建筑工地事故演练卫生应急演练防恐演练、逃生演练、防汛抗旱保畅通演练、冬季冰冻天气恶劣天气保畅通演练等多种演练,同时相关部门指导危化及化工、非煤矿山、工贸企业开展应急演练,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36场,参与135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和实践性。二是人员培训。为提升全民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能力,我市积极进行人员培训。积极组织开展乡镇专职队和小区微型消防站等全员轮训和驻点帮扶工作,组织开展各镇安监站负责人业务培训会,危化股室、危化企业人群培训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能力教育等培训,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三是严格值班值守。我市严格落实应急管理值班值守制度,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及各镇(街),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和科学处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